日本百日咳疫情急升,單周新增3353宗創歷史新高,東京最嚴重,更有抗藥性病株出現。港人旅日及疫後保養要特別注意! 

 

日本百日咳疫情爆發 東京成重災區

根據《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》數據,截至2024年6月,日本單周新增百日咳確診個案高達3353宗,創下歷年新高*。其中以東京都最多,其次為神奈川、埼玉、千葉等關東地區,情況引起當地醫界及外遊人士高度關注。該疾病屬於由百日咳桿菌引起的高度傳染性呼吸道疾病,潛伏期可達7至10日,初期病徵與傷風咳相似,容易被忽略。

病菌現抗藥性變異 傳染風險增加

日本媒體報道指,近月部分百日咳樣本檢測發現對第一線抗生素出現抗藥性*,尤其是紅黴素類(macrolides)抗生素反應減弱。抗藥性病株代表傳染鏈更難中斷,患者病情可能持續更長,傳播風險亦相對提高。專家呼籲即使接種過疫苗,仍要留意個人防護及環境衛生,因為疫苗效力可能會隨時間下降。

百日咳常見病徵 成人與兒童症狀有異

百日咳病發初期與普通感冒雷同,包括流鼻水、輕微咳嗽、低燒。但進入「痙咳期」後,會出現連續咳嗽、咳至缺氧、嘔吐,甚至抽搐,尤其影響幼兒及長者。成人感染百日咳則可能只有「乾咳不停」的症狀,不易察覺,卻仍具高度傳染力。因此家中如有小朋友、孕婦或老人,應提高警覺。

 

高危人士包括:

 

  • 未完成疫苗接種的嬰幼兒
  • 長期病患者(如哮喘、慢阻肺)
  • 65歲以上長者
  • 孕婦(特別是懷孕28週以上)

港人旅日要注意 防感染5大建議

鑒於夏季旅遊旺季即將來臨,衛生專家建議計劃到訪日本的港人可參考以下防護建議:

  1. 旅前補打百日咳疫苗(DTaP/Tdap),特別是嬰幼兒與孕婦
  2. 公共交通工具上佩戴口罩,避免密閉空間久留
  3. 保持良好個人衛生,勤洗手、避免觸碰口鼻
  4. 如返港後出現持續咳嗽,應盡早求診並主動告知旅遊史
  5. 關注當地疫情變化,避免前往人群密集或高感染風險地區

疫情未完,日常保養與預防意識同樣重要

今次日本百日咳疫情再度提醒我們,疫後保養基本防疫習慣不能鬆懈。
除了接種疫苗,戴口罩、注重環境通風與日常健康習慣(如充分休息、飲食均衡)都是防止疾病入侵的關鍵。

家長應更關注兒童咳嗽狀況;旅遊人士應有防疫準備。
即使疫情趨緩,全球傳染病風險仍持續存在,切勿掉以輕心。

參考資料

  • * 日本厚生勞動省傳染病週報(2024年6月第22週)https://www.mhlw.go.jp
  • ** WHO. (2023). Pertussis Surveillance and Vaccination. https://www.who.int
  • ^^ 香港衞生署感染控制指引(百日咳)https://www.chp.gov.h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