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衞生防護中心近日公布,一名5歲男童確診感染新冠病毒,情況嚴重。該男童患有長期病患,並出現嘶吼症(哮吼,Croup)的症狀。這宗個案引起社會對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的關注,特別是嘶吼症在兒童中的常見程度、病徵及治療方法。

嘶吼症的年齡層

嘶吼症主要影響6個月至3歲的幼兒,但5歲以下的兒童也可能受影響。隨著年齡增長,兒童的呼吸道結構逐漸發育成熟,發生嘶吼症的風險相應降低。

嘶吼症的病徵

嘶吼症的典型症狀包括:

  • 犬吠樣咳嗽:​咳嗽聲響亮且類似狗吠。

  • 聲音嘶啞:​說話聲音沙啞。

  • 吸氣性喘鳴:​吸氣時發出高音調的喘鳴聲。

  • 呼吸困難:​嚴重時可能出現呼吸急促或困難。

     

這些症狀通常在夜間加重,並可能持續數天。

 

嘶吼症的治療方法

治療嘶吼症的主要目標是減輕症狀並確保呼吸道暢通。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:​

  • 吸入冷空氣或蒸氣:​讓孩子吸入冷空氣或濕潤的蒸氣,有助於減輕喉部腫脹。

  • 類固醇藥物:​口服或注射類固醇可減少炎症和腫脹。

  • 腎上腺素霧化吸入:​在嚴重情況下,醫生可能會使用腎上腺素霧化吸入以迅速減輕喉部腫脹。

  • 保持孩子平靜:​哭鬧可能加重症狀,因此安撫孩子情緒至關重要。

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症狀,若出現嚴重呼吸困難、嘴唇發紫或無法進食等情況,應立即就醫。

 

兒童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

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數據,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嚴重症狀的比例較成人低,但仍可能發生。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,感染後出現重症的風險較高。此外,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可能引發多系統炎症綜合症(MIS-C),這是一種罕見但嚴重的併發症。

 

預防措施

為減少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及相關併發症的風險,家長應採取以下措施:

  • 接種疫苗:​符合條件的兒童應按建議接種新冠疫苗,以降低感染風險

  • 保持良好衛生習慣:​教導孩子勤洗手,避免觸碰臉部。

  • 避免人群聚集:​減少帶孩子前往人多擁擠的場所。

  • 佩戴口罩:​在公共場所佩戴合適的口罩,特別是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的情況下

     

總而言之,雖然兒童感染新冠病毒後出現嚴重併發症的機率較低,但家長仍需提高警覺,特別是對於患有慢性疾病的兒童。如發現孩子出現異常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確保及時獲得適當的治療。

 

資料來源:

Mayo Clinic

CDC網站GeneOnline News+1CDC網站+1

GeneOnline News+1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+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