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羅病毒新型株GII.17取代GII.4成為全球主流病毒株,疫情升溫,專家呼籲加強監測與防疫措施。

 

GII.17病毒株快速擴散

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(CDC)報告,自2024年9月至2025年4月,美國報告的諾羅病毒疫情中,GII.17株占比達76%,顯示其已成為主流病毒株。

在台灣,2024年冬季至2025年春季,GII.17株導致的就診人次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。

全球多地疫情升溫

歐洲多國,包括奧地利、德國、法國、愛爾蘭、荷蘭和英國,2023/24季節報告的GII.17諾羅病毒疫情明顯增加,GII.17株的檢出率在17%至64%之間。

在亞洲,日本、中國和台灣也報告了GII.17株引發的大規模感染。

GII.17病毒株特性與影響

GII.17株首次於2014年在日本引起疫情,後來沉寂數年,近期再次活躍。

研究顯示,GII.17株與GII.4株的交叉免疫反應低,意味著即使曾感染GII.4株,仍可能感染GII.17株。

此外,GII.17株的RNA聚合酶與衣殼蛋白基因結構與GII.4株不同,可能使其更適應環境,傳染力更強。

防疫建議與措施

目前尚無針對諾羅病毒的特效藥或疫苗,預防措施至關重要。

 

專家建議:

  • 勤洗手,使用肥皂和清水,特別是在如廁後和進食前。

  • 食物應徹底煮熟,特別是貝類等海鮮。

  • 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,尤其是在疫情高峰期間。

  • 保持環境清潔,定期消毒常接觸的表面。


📚 參考資料(APA格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