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今日證實,瑪嘉烈醫院有3名醫生確診感染C組輪狀病毒,這是本港首次錄得此病毒株。當局指出,該病毒屬於較罕見的腸胃炎病毒類型,目前已發現多宗社區個案,顯示病毒已出現輕微社區傳播。

 

罕見C組輪狀病毒現蹤

輪狀病毒過去以A組最為常見,主要引發兒童急性腸胃炎,而C組輪狀病毒過往在亞洲地區極少出現。根據防護中心資料,C組輪狀病毒可引起腹瀉、嘔吐、低燒等症狀,傳播途徑以糞口傳播為主,潛伏期一般為1至3日。

瑪嘉烈醫院三名醫護人員感染

該3宗感染個案均來自瑪嘉烈醫院內科部門,3名醫生曾共同參與內部會議,隨後相繼出現腹瀉與發燒等症狀。院方其後安排檢測,結果均對C組輪狀病毒呈陽性反應,現已暫時停工休養。

衞生署指社區已有輕微爆發

衞生防護中心表示,除了醫院個案外,最近兩週亦接獲來自不同地區的家庭群組感染通報,其中部分個案與幼童活動場所相關,顯示病毒已經在社區中有初步傳播。當局表示,雖未構成大規模爆發,但已屬「輕微社區流行」,不容忽視。

衞生署籲保持衞生防擴散

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加強個人及環境衞生,包括:

  • 上廁所後及進食前要洗手

  • 處理食物及換尿片後須徹底潔手

  • 家中定期使用1:49稀釋漂白水清潔常接觸表面

  • 避免將患病兒童帶到學校或社交場合

此外,醫護人員亦應遵守感染控制指引,如佩戴手套、口罩及勤洗手,以避免交叉感染。